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国证券报》 | 仁会生物新药谊生泰销售全面铺开
2017年04月20日

仁会生物2016年年报于2017年4月19日晚间披露。年报显示,国家一类新药“谊生泰”(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历经十余年研发,终于在2016年12月底获得《新药证书》、《药品注册批件》和《药品 GMP 证书》,该新药已投产并于今年2月上市,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营销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财务数据来看,由于报告期截止日前夕,产品刚刚投产,因此尚不能体现销售业绩。目前仁会生物营业收入仅为50万元,净利润-5272.13万元。其中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934.64万元,增长250.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757.98万元,显示仁会生物正在抢占新药上市营销窗口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为413亿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尿病患者治疗率较低,糖尿病药物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全球范围来看,仁会生物谊生泰产品所属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因其无低血糖风险、可减轻体重及心脑血管获益的独特效果,维持着较快的增速,2010-2015 年的复合增长率在28%以上。

 

在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市场占比为42.6%,GLP-1的市场占比不足2%。而在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中,GLP-1 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约占10%。显著的市场占比差距,彰显了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中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机会。

 

考虑到仁会生物在基因工程串联技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优势,该项技术专利已获得美、欧、日、中等十数个国家的授权在,GLP-1 受体激动剂药物开发领域占有先机,国内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药物至少尚需数年时间进入新药生产注册阶段,仁会生物比同类型产品预计可早上市销售数年,形成先入优势。

 

根据年报披露,目前仁会生物已全面铺开贝那鲁肽注射液的市场推广,2017年2月已实现销售。仁会生物将通过企业直销的销售模式开拓业务,全面推行糖尿病健康管理理念,加大上市后医学研究投入,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服务。

 

从人员配备来看,至2016年底,仁会生物营销人员超100人,开展了多次各层次营销人员培训。报告期内,仁会生物在部分省市启动招投标工作,并在2017年1季度成功中标,目前谊生泰已经取得糖尿病领域多位国家级和省级主任委员的大力支持。

 

渠道方面,仁会生物已完成贝那鲁肽注射液的产品定价工作,与全国31个省市的商业配送公司建立合作意向,2017年1季度已完成全部签约和发货;仁会生物在部分省市启动招投标工作,并在 2017 年 1 季度成功中标。此外,仁会生物已筛选出全国 1300 家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以及2000余家药店,拟建立合作关系。

 

 

成本有望大降

 

 

仁会生物产品贝那鲁肽注射液具有与内源性 GLP-1 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显著特点是“餐时+全同源”。贝那鲁肽注射液属于“餐时性 GLP-1”,其给药方式贴合人体内部 GLP-1 的分泌,能够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而餐后血糖被证明对亚洲人群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贡献更大;同时餐时GLP-1 能够更加显著延缓胃排空,降低体重。

 

因为贝那鲁肽注射液具有以上独特的治疗作用,其市场定位与其它 GLP-1 类药物有一定区别。由于其能更好地模拟正常人体GLP-1 分泌,长期使用安全性更高,更适合推荐给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并期望长期受益的患者。

 

除现有的与二甲双胍合用的给药方式以外,贝那鲁肽注射液与目前全球畅销的口服药物 DPP-Ⅳ抑制剂也具备联合应用后1+1>2 的效应。后者作用机制即为抑制体内 GLP-1 降解酶的酶活,延长 GLP-1 的半衰期而 GLP-1 本身又可通过抑制食欲和胃排空来减轻肥胖病人体重,因此未来可以针对不能每天多次注射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年报披露内容显示,贝那鲁肽的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产品收率不断提高,仁会生物将确保 2017年全年满负荷运转;二期扩产项目完成了设备和系统的调试、确认及工艺研究,于 2016 年 12 月完成工艺移交进入试生产阶段,将于 2017 年申请 GMP 认证现场检查。

 

此外,仁会生物方面还表示,贝那鲁肽注射液工艺放大研究成果大大超过预期,为贝那鲁肽注射液的进一步扩产和生产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打下基础。

 

 

 

点击查看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