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民晚报 | 一张剪报开启二十年创新药之旅
2022年11月13日

左亚军,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会生物”)党支部书记、总经理。2002年,她带领团队进入创新生物药领域,自主研发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全人源GLP-1类药物,国家1类新药——谊生泰(通用名:贝那鲁肽注射液),实现了中国糖尿病领域创新药零的突破,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更用得好。



WechatIMG1905.jpeg

徐程 摄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浦东周浦镇的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说到20年研发创新药的种种艰辛,左亚军的声音几度哽咽;但更表示“庆幸”,“很庆幸走上这条路,更庆幸生在这个最适合创新的时代。”我们的采访从“一张剪报”说起。



一张剪报


“很多人都问我,20年就做一件事,你和你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我们的初心,始于本世纪初的一张剪报。”左亚军仍清晰地记得,那张剪报是关于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学者对中国糖尿病发展的预测。他说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一定会大暴发,将拥有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而且,中国政府将无力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看来,前半句完全正确,中国现在确实有了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但是后半句恐怕未必。”


仁会生物的首任首席科学家孙玉琨教授,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科学家,有句话他经常挂在嘴边,“中国这么多糖尿病患者,不靠咱们自己,靠谁?”孙玉琨教授的信念和目标,深深影响着左亚军的选择与坚持。


1996年,左亚军入职上海华谊集团公司。2002年,谊生泰在工艺开发上取得了初步成果,华谊集团准备选派一些得力干部充实到华谊生物。此时左亚军已在总裁秘书岗位上锻炼了4年,前途一片光明。“我本科学的是高分子专业、硕士学生物专业,一直梦想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药。”于是她主动申请前往一线,踏上创新药的研发征程。



一片农田


随着谊生泰临床研究的推进,产业化的紧迫性也随之而来。左亚军第一次到来周浦医学园区实地踏勘时,这里还是一片农田,有河流、有桃林、还有鱼塘,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云集的热土。仁会生物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朱志勇回忆,“那天刚下过雨,我们沿着稻田边走,鞋子、裤脚管都沾满了湿泥。住在附近的村民们兴奋地围住我们问:‘你们是不是要来买地啊?’左总含笑而自豪地回答他们:‘是的,我们要来建厂,做糖尿病创新药!’”


当时华谊生物的人员大多都是搞科研开发的,缺乏建厂经验,新药研发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刚刚开始。仁会生物知识产权部夏晶回忆,在谊生泰原液车间扩产前夕,面对技术人员不足、工艺设备等资源不到位等燃眉之急,她急得跑到左亚军办公室大哭一场。左亚军耐心帮她梳理现状,并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与鼓励,扩产团队从无到有组建仅花了2到3个月的时间,就开启了第一次投产。因为担心第一次使用连续生产的高压高速设备容易出问题,左亚军穿起洁净服来到工作现场,和大家一起熬了个通宵,更激发了团队的干劲和凝聚力。


但夏晶并不知道,作为公司“定海神针”的左亚军,其实背后不知为了新药研发的艰难大哭过多少次。谊生泰研发期间,国家几次药政法规变革,几次药典升版,并经历了“史上最严”的临床核查,左亚军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始终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终于迎来了曙光。



二度开花


今年,是左亚军做创新药的第20个年头。继谊生泰之后,她的手中即将诞生第二款新药,即用于成人超重治疗的GLP-1类药物“菲塑美”,该药上市申请已于今年3月获受理,有望明年上市,届时将成为中国减重领域的第一款原创新药,再次填补该领域空白。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经得住困难,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左亚军说,很多时候觉得走不下去了,就会想想新药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我记得有一位60多岁无锡的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情况比较严重,加上合并肥胖,身材臃肿行动不便,没办法带孙子。用了我们的贝那鲁肽后,血压、血脂下降了,血糖也得到了控制,减重效果非常明显。她特地给医生寄了一张陪孙子荡秋千的照片,让我感触很深,因为一个新药可以给患者带来全新的生活。”


2022年6月,左亚军作为张江科学城“两新”组织代表,参加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迈上二十大的新征程,左亚军更深感使命在肩、时不我待。“我国居民慢病高发、形势严峻,创新药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希望带领团队,为慢病领域的患者研发更多新药,相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药春天一定会到来。”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点击查看报道链接